登录

|

注册

报名参加
赛事介绍
第一届“声华杯”声学技术大赛由中国声学学会携手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举办,旨在推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声学及相关专业领域在读学生的培养,支持学生科技创新,选拔优秀人才,寻找声学领域的明日之星。同时,大赛将为参赛者搭建与声学领域资深专家的交流平台,一同探讨声学领域热点前沿技术。
大赛主题
构筑天籁之音,发掘明日之星
参赛对象
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学生,含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支队伍参赛人数 为1-3人。
赛程安排
奖项设置
竞赛试题
赛事题目一: TWS耳机语音增强
背景介绍: 基于TWS耳机的语音增强技术,在学界已经成为语音增强领域中热点的研究方向。在TWS耳机场景,有着机主相对固定,其他干扰人声 一般小于机主人声的特点。在产品领域,针对机主的特定人唤醒、语音识别交互、会议转写功能已在多款手机、平板、PC上线。特定人声提取技术作 为相关特性的根技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如今,随着TWS耳机的普及,基于TWS耳机的语音增强,尤其是特定人声提取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 应用场景和相应诉求。
问题描述:
  • 1、在中高信噪比的耳机日常使用场景下(SNR>5dB)提取出目标机主语音,噪声场景包括会议室、室外噪声等。
  • 2、在中低信噪比的嘈杂场景下(-5dB<SNR<5dB)提取出目标语音,噪声场景包括地铁、商场、马路、风躁等噪声。
  • 3、验收指标:PESQ客观验收指标,用干净的语音与噪声场景实抓的语音参考打分。
附件说明:
  • 附件1.1:训练数据若干条。
  • 附件1.2:耳机佩戴姿势示意图。
  • 附件1.3:自测模拟验收数据集若干条。
  • 附件1.4:最终成果鉴定测试集在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两天发布(详见官网后续更新信息)
赛题交付内容:
  • 1、初赛:可执行文件、算法设计文档、测试语料的处理结果。
  • 2、决赛:现场答辩材料。
评分标准:
  • 1、 本赛题通过客观评分+主观评分进行成果初筛,确定决赛入围名单,最终通过现场答辩评定一二三等奖。
  • 2、评分规则: 客观评分项:PESQ对测试数据进行打分,打分取值范围[1,4.5]。主观评分项:由评委选取固定测试 集中5条处理结果进行主观打分,分为:1分-不清晰不可懂,2分-勉强可懂不清晰,3分-可懂有杂音,4分-可懂清晰。 取5条平均分。
  • 3、比赛方保留少量隐藏测试集,用于补充主客观打分,隐藏测试集在公布决赛入围队伍时同步发布。
注意事项: 鼓励原创想法,如涉及到业界公开方案请分开说明;推荐用业界开源的数据集进行TWS耳机场景数据增广。
考察专业维度: 波束降噪、深度学习、盲源分离、数据筛选、增广等专业能力。
赛事题目二: 传声器防风结构设计
背景介绍: 耳机和手机的拾音功能,存在于我们日常通话、音视频录制等多种应用场景中。当有风存在或者人们快速运动时,耳机和手机中用于拾音的传声器(microphone)会受到明显的气动噪声干扰,导致拾音质量下降,甚至可懂度大幅降低。气动噪声是由气流流过固体表面引起的气流压力扰动产生,它起因于气体内部的脉动质量源(单极子噪声源)、作用力的空间梯度(偶极子噪声源)和应力张量的变化(四极子噪声源)。气动噪声会在传声器进声口处对语音信号产生噪声干扰,严重影响手机、耳机等产品的通话质量和ANC效果。通常气动噪声会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因此风噪的影响在大风、跑步和骑行等场景中尤为显著。当前常采用的风噪抑制措施包括传声器的布局优化、增加防风网以及传声器管道的防风噪设计等,都可大大降低风噪的不利影响。
问题描述: 通过传声器管道结构设计创新,大幅降低手机手持通话时拾取到的风噪能量,同时不影响对其他声音信号的拾音质量(详情请见附件2.1)。优化约束、方法和目标:要求在图1所示尺寸的Block内优化传声器管道几何结构,同时两圆形端面(图2)的直径和在手机外壳上的位置不能改变。优化方法不限制,可采用仿真或者实验的方式完成。优化目标为降低传声器拾取到的风噪大小(125Hz-4kHz频率范围内的A计权总声压级),同时保证传声器管道一阶谐振频率不低于10kHz(初始给定的传声器管道的一阶谐振频率约为12.3kHz)。
图1-传声器管道几何可优化调整的空间尺寸约束Block 图2-传声器管道几何的优化约束(两圆形端面直径和位置不能改变)
附件说明:
  • 附件2.1:《传声器防风结构设计赛题详细说明》
  • 附件2.2:手机外壳和初始传声器管道几何模型(含摆放姿态).stp
赛题交付内容: 研究报告:报告需阐明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参考文献、知识产权声明等内容,还需包含:①优化前后的风噪频谱曲线对比(仿真、实验或其他结果);②优化前后的传声器管道频响仿真结果;③保存为stp格式的优化设计后的传声器管道设计图纸(含手机外壳)作为附件提供。
评分标准: 最终结果以125Hz至4kHz频率范围内的A计权客观噪声抑制量(dBA)为主(占比重80%),结合工艺难度、传声器管道频响的不利影响等主观因素(占比重20%)综合评判。
仿真工具说明: 若选择仿真手段开展研究,仿真软件可通过课题组已有商业软件、申请试用license、开源软件等方式解决。常用的流场仿真软件有:FLUENT、CFX、STAR-CCM+、COMSOL、OpenFOAM(开源)等;常用的声学仿真软件有:COMSOL、VirtualLab、Actran等。
考察专业维度: 传声器管道结构设计、优化理论、声学和流体基础等知识
大赛Q&A

Q1:每个团队最多可由多少人组成?

A1:每个团队最多3位学生,若有指导老师,团队可由1位指导老师和3位学生组成。

Q2:我想报名多个赛题可以吗?

A2: 一名学生可参与2个赛题,只可承担一个赛题的队伍负责人。即A同学可以作为赛题2的负责人,以队员形式参与到赛题1。

Q3:团队一定需要指导老师吗?

A3:不一定需要,根据报名团队自身情况自行寻找,最多1位指导老师。

Q4:可以独自报名吗?

A4:可以单独一个人为团进行报名。

Q5:如何与学会和华为专家交流?

A5:同学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声华杯”声学技术大赛QQ交流群】与专家交流并掌握比赛详细信息。

Q6:如进入决赛现场答辩环节,是否有竞赛差旅补贴呢?

A6:本次大赛对进入决赛环节的同学提供差旅补贴。

大赛联系人

程老师 010-82547909 / 15110254890

邮箱:chengjiumei@mail.ioa.ac.cn

大赛咨询交流群
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