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声学学会官方网站!
010-82547909/10 asc@mail.ioa.ac.cn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

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搜索

首页- 学会资讯

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珠海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9-29

2025年9月21日至23日,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汉江国家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广东省深海水声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声学与海洋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省水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仪器仪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船舶仪器仪表分会、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声学与技术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声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声学技术》杂志协办。

会议聚焦“水声物理、声纳系统、探测对抗、极地声学、水声通信与智能感知”等前沿方向,旨在推动水声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跨学科融合,构建“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应用”全链条交流平台,为我国水声领域科研人员、工程团队与企业单位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互动与成果展示机会。本次会议收到专家报告、交流论文摘要300篇,吸引了来自全国水声相关部队、高校、科研院所及工业部门等70余家单位的430名专家代表参会,安排大会主旨报告4场、3个专题论坛报告23场、分会场报告168个,全面覆盖水声关键技术与交叉创新领域。

                                              合影.jpg

2025年水声学术会议合影

开幕式由水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殷敬伟教授主持。殷敬伟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向承办单位、与会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感谢。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军研究员代表中国声学学会致辞,对水声学分会在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未来水声科技创新提出期望。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中山大学在海洋学科建设、科考船队与科研平台方面的布局与成果。水声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杨益新教授致辞,感谢中国声学学会对水声学分会各项工作的一贯支持,并对第十届委员会的工作做了总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水声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图片2.png

水声学分会副主任殷敬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图片3.png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军研究员致辞

图片4.png

水声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益新教授作工作报告

会议邀请了4位国内水声领域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郭永刚研究员作题为《海底观测网建设进展及其台风监测研究》的特邀报告,汉江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伏虎研究员作题为《声纳悖论——未来声纳发展思考:从环境对抗到认知协同》的特邀报告,国防科技大学马丽娜教授作题为《光纤水声探测阵列技术的现状、挑战与发展》的特邀报告、浙江大学李伟昌教授作题为《基于多维表征和深度学习的声波场分布感知》的特邀报告。四位专家的报告围绕海底观测网建设、声纳技术发展、光纤水声探测、智能声场感知等热点,展示了水声领域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为与会代表带来深刻启发。

图片5.png

郭永刚研究员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图片6.png

陈伏虎研究员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图片7.png

马丽娜教授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图片8.png

李伟昌教授受邀作大会主旨报告

会议设立了3个专题论坛,23位报告人围绕人工智能、海洋交叉学科和水下信息感知与控制技术作专题报告,168位报告人聚焦水声物理、水声信号处理技术、水声换能器技术、水下目标多物理场特性、水声大数据与目标识别、水声通信与组网、极地声学等关键技术领域汇报了最新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水声领域的融合应用。

9月23日下午,会议圆满闭幕。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李整林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闭幕辞,对中国声学学会和水声学分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赞助企业、会务和志愿者团队表示感谢,并宣布2026年水声学学术会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承办。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水声领域的众多顶尖专家学者与青年才俊,议程丰富,议题前沿。与会代表围绕水声技术前沿探索与创新应用,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创新思想火花,探讨未来合作方向。会议为加快实现水声科技自主可控、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