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何琼201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长江学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人才罗建文教授,在读期间多次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香港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和研究合作,之后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为长江学者、杰青白净教授,2020年获评副研究员,2021年博士后出站。
何琼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成像系统。在超声成像、超声信号处理及超声弹性成像算法研究方向具有出色的研究能力和较强的系统设计开发能力,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h-index = 18,多次参加在国内外举行的权威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并做报告,申请专利200余项,作为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中国是肝病大国,有近4亿肝病患者,包括乙肝、酒精肝和脂肪肝等,每年全球约一半的肝癌死亡发生在中国,社会危害巨大。慢性肝病遵循“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路径,如果能在中早期诊断出肝纤维化程度,就能及时干预,控制甚至逆转肝纤维化,从而避免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如果有一个便捷准确无创的肝纤维化检测技术产品,将有望改变中国无数肝病人群的生命轨迹。
作为核心骨干人员研发的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测产品iLivTouch,在弹性快速算法、动态宽频探头技术和多通道影像融合技术上,实现了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多个国际首创。带领团队完成了肝脏纤维化无创量化检测系统的核心部件和整机系统开发,在相关技术、产品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性能国际领先,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从空白到领跑的跨越,累计申请400项专利。转化成果已获得中国NMPA、欧盟CE、美国FDA、日本药监局、俄罗斯卫生部等三十多个全球主要监管机构的认证,出口至58个国家和地区。转化成果的规模产业化推动,在国内建立了自主可控的上下游产业链,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和产业链的国家,培育了一个全新的自主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并让中国技术有机会进入百亿规模的全球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测市场。
iLivTouch与传统的检查相比,在保证准确性、消除患者痛苦的同时,将检查费用降低了1/5;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三千多家医疗机构,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成为中国肝脏无创检测细分市场行业冠军;已检测超5000万人,发现早期肝纤维化患者超600万人,避免肝穿刺活检约50万人,节约肝穿刺活检总体费用超15亿元,产生了巨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转化企业吸引风险投资近3亿元,直接营收超6亿元,税收贡献5500多万元,带动终端销售近20亿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价值。
人才带领团队深度对接临床,为建立新的临床应用标准持续努力,持续支持开展20余项涉及100多家三级医院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2项国际多中心研究,合作单位包括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一批知名医疗卫生机构,积累临床数据超30万人。研究成果及技术已被列入《丙型肝炎诊断》WS213-2018等卫生行业新标准,写入了3项诊疗指南,形成了4项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技术发明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励。
何琼博士认为以上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持续开放性创新联合体平台交流,保持最前沿性学术积累。深入梳理技术难点、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快速攻克难题。同时深度对接临床需求,推进产品量产测试、升级迭代等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管理。
为了更好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健康追求中”,下一步何琼将充分发挥企业“先进光学声学成像关键技术攻关和临床应用联合体”优势,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内外知名医院等,进行产学研医合作,采用先进的运行管理形式,形成职责权益分明、分工合作的跨部门管理:开展相关高端医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研究、形成指南共识。进行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建立技术壁垒,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构建具有技术和人才支撑的细分领域产业体系,助力国家产业升级。